为促进京港两地文化交流,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主办的“双城青年人才交流计划”于近期正式启动。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对接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北京办事处,组织我校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进行学生推荐,经过层层选拔,最后9名文产学子入选该计划。该计划旨在推动京港两地青年透过艺术文化交流,激发创意思维、拓宽视野,培育京港新一代文化人才。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董事局主席谭允芝、太古地产行政总裁彭国邦、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行政总裁冯程淑仪及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参加了启动仪式并致辞。我校9名入选学生以线上方式参与了启动仪式。
香港启动仪式现场(北京学生以线上方式参与)
双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计划甄选了京港两地各约40名大学生参与项目,开展为期两年的艺术文化交流活动。首年以“探索博物馆及城市创新”为主题,提供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的学习活动,包括行业领袖网上研讨会、虚拟考察、小组讨论及涵盖艺术文化的基础学习、创新思维及跨界才能等训练;第二年则包括为期两个月的暑期学习计划,以及在香港知名艺术文化机构或公司的实习机会。参与计划的学生来自不同教育背景,修读学科涵盖文化研究、创意产业、历史、建筑、社会科学、艺术、媒体设计、数码科技等,均有志投身于艺术和文化行业。
交流计划部分内容
入选的9名中传文产学子积极参与线上课程交流,在与京港文化人和其他京港青年学子的交流中发挥创意思维,并结合自身专业内容参与讨论实践,收获了丰厚的文化知识与相谈甚欢的新友,下面来看看他们的收获吧!
►►►
21级广播电视专业硕士 刘凯闻
我从本科以来,一直在学习文化产业、社区导赏、公共文化服务相关内容。什么是文化的内涵?“文化的概念之大而模糊,范围之广而无涯,非勇者不敢言,非深思博学者不敢论。”作为学生,我无法草率幼稚地对文化下定义,但通过这次交流活动,我对京港的博物馆与城市更新有更深刻的认知,也看到了文化的各个侧面。我也发现,无论是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社区导赏、策展游戏或是建筑空间,鲜活的、丰满的文化思想始终是其要表达的核心和灵魂,这,也应该成为我们未来所要坚持的原则和方向。
►►►
20级文化产业管理本科生 彭雪千
在本次交流计划中,倾听关于现代博物馆创新、文化保育以及城市文化更新等知识与实例,让我了解了许多课堂外的知识,同时结识了来自香港的优秀学子,与他们沟通关于虚拟数字化身的相关概念,能够有一个与他们交流的机会我倍感幸运。
►►►
21级文化产业管理本科生 邱岚
本次双城青年活动十分有意义,不仅可以听到文化产业行业大牛的分享,也能够和北京、香港的同龄人共同交流、学习。每次活动都有与同学们一起交流的时间,尤其是对于虚拟化身的分享,每个人都有十分独特的想法,让我印象深刻。
►►►
21级艺术管理本科生 张青云
在这次双城交流当中,听到了许多深耕文化领域的专家的分享——关于公共文化方面的一些知识理论和许多他们亲身经历的文化事例,同时也与来自香港的同学进行了丰富的交流,既开拓了我的视野,又丰富了我的见闻。
►►►
21级文化产业管理本科生 赵梓旭
很开心能参与到这次的双城计划,认识了很多在文化领域有着非常丰富经验的老师,以及香港的朋友们。在学习过程中,是对我的思维拓展。这是一场脱离课本的生动教学。相比于授课,我们更多进行的是表达想法和交流互动。相信通过这次交流,我会收获到在双城文化基础上的想法和创意,同时收获友谊和快乐。
►►►
21级文化产业管理本科生 杨邱钧文
非常荣幸、开心能入选本次活动。这次活动给我了一次与香港同学交流的机会。在过去几周的交流中,我们通过网络,交换着彼此的思考。在虚拟化身的分享中,我看见了一个个真诚、热情、各具特色的身影。透过一张张画作,也让我更加期待我们之间未来的思想碰撞。
►►►
21级艺术管理本科生 张超洋
在双城青年交流计划中,我感受到了博物馆的魅力、文化的魅力以及创意的魅力。每次交流会上都有博物馆领域的优秀从业者与我们分享自己的项目,双城的高校青年从案例中启发思维,在交流中运用创意帮助博物馆更好地承载与传递文化。
►►►
21级文化产业管理本科生 聂世程
本次活动让我们对文化,博物馆以及城市的创新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思考,并让我们以文化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剖析城市的发展脉络。本次活动最大的魅力就是,它在京港学子的自由讨论、畅所欲言中构筑了一种自由且包容的学术氛围,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我,或者从他人的表达中获益。同时,活动传达了一种新的文化理念,而这种理念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都可以对它有不同的理解和思考。
►►►
21级文化产业管理本科生 侯昱安
城市文化是城市独有的那份记忆,也是城市中每个人的共识与认同。北京与香港虽遥隔千里,各自又有独特的城市文化。通过两个城市的青年相互交流,我认为更能促进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为博物馆与文化产业探索新的无限可能。
此次计划不仅是京港两地青年学子的交流机会,更是两地开展文化沟通、文化发展共享共建的课堂,对于以青年人的创意为力量推进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和传承具有积极意义。
文案:彭雪千、刘江红